抗疫攻坚,笃行不怠——基因中心金山综合试验站工作记
疫情攻坚仍在继续,金山综合试验站的工作人员克服重重困难,在“八月香”、生菜播种、采摘工作中坚守初心,奋战在田间一线。
特早熟优质节水抗旱稻“八月香”比常规“国庆稻”可提早上市一个多月,“八月香”的绿色生产示范是基地的重要科研工作,第一批八月香已于三月底开始育苗,4月16日,基地已开始翻耕整地。在上海市金山区大圩村,插秧机在田间来回穿梭,正在开展“八月香”的春耕插秧工作。目前每天5台插秧机工作,可完成200亩插秧任务,预计在5月20日前插秧1200亩。
“八月香”是针对上海水稻生产需求研发的优质特早熟节水抗旱稻新品种,在生长过程中,可以减少50%左右的化肥和农药,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目标。其生育期只有105天,8月即可收获上市,比上海常规粳稻提早了50天左右。“八月香”不仅早熟,且米质更是达到了国家一级优质米标准。
利用“八月香”早熟优质的特点,基因中心创新出“生菜-水稻-生菜轮作”的茬口配置模式,可同时保障粮食与蔬菜种植面积,提高了复种指数和土地利用率,不仅有利于农民增收还能防治病虫害等连作障碍,对上海米袋子、菜篮子保供有积极意义。在2022年春季实施菜稻菜轮作的示范中,中心自主培育的浩农1号、碧霄和沪芊等三个品种进行了规模化示范与展示。
浩农1号以高产、抗病(抗霜霉病)和优质(莴苣素和多酚含量高,莴苣香味浓郁)为显著特点入选了2022年上海市蔬菜潜力品种目录;沪芊以耐热、耐寒、晚包心和莴苣素含量高为特点,有望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碧霄为国内首个获得新品种权保护的生菜品种,叶色黄绿色(外叶也可用于鲜切,可加工比例高)和高产受到了麦当劳供应商的青睐。上述生菜品种在金山廊下的浩丰、金开和叮咚进行了规模化的种植,同时在百蒂凯和春昌等有关合作社的推广工作,也为疫情早期的蔬菜保供提供了强力的支撑。
生菜种源的精准鉴定是进行种质创新的基础。290余份生菜核心种质在金山基地的自动化表型采集平台进行叶色、叶形、叶片质地、株型和抗性进行测试,后期将结合基因组数据开展上述性状的基因挖掘和功能分析,对今后生菜在产量、抗逆、品质和机械化育种方向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新冠疫情肆虐期间,中心相关科研人员入驻基地,克服诸多困难,顺利完成了本季生菜的表型采集工作。
在生菜种源创新方面,科研人员不误农事,对近200份生菜育种材料进行了株型、外观和抽薹等各个性状的评价,同时根据其表型开展了生菜的种源创新工作。
田间工作尤为繁重,在遵守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基地人员徐小艳、火国涛克服重重困难,顺利返岗,不误农时,保障了基地春耕春播高效开展。重任在肩,疫情仍在,他们冒着疫情风险,在遵守防疫要求的情况下,坚守在田间一线,保障科研进度,完成田间工作,体现出舍己为人、勇于争先、坚守不懈的精神,也在为上海疫情和疫情后逐渐恢复生产秩序贡献力量。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