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中心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中共中央、国务院1月1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2013年度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一一揭晓并颁奖。
由罗利军、梅捍卫、熊立仲、余新桥、钟扬、王一平完成,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华中农业大学、复旦大学、中国水稻研究所联合申报的《水稻抗旱基因资源挖掘和节水抗旱稻创制》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提高稻谷产量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但水稻生产消耗了总用水量的50%以上,干旱使大部分中低产田严重减产。水稻生产中长期保持水层的种植方式不但随着农药化肥的增加形成面源污染,而且稻田甲烷排放占总排放量的20%以上。显然,提高水稻品种节水抗旱特性,是稳定和提高稻谷产量,节约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重大国家需求。
本项目提出了发展“节水抗旱稻”的策略与方法,构建了水稻节水抗旱研究平台。育成了世界首例旱稻不育系“沪旱1A”,实现了杂交节水抗旱稻“三系”配套,沪优2号等节水抗旱稻已大面积推广。克隆出SNAC1等7个重要抗旱基因。获国家发明专利10项,植物新品种权2项,审定品种10个。在《PNAS》等刊物发表论文41篇。种植节水抗旱稻较水田减少甲烷排放86.7%,节约水资源50%,大幅度减少面源污染。
本项目丰富了作物抗旱性的理论,促进了遗传育种学科的建设;可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提高中低产田产量,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促进行业发展。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