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委孙雷主任赴广西考察绿色超级稻示范现场
国家863计划现代农业技术领域“绿色超级稻新品种培育”重点项目广西展示观摩会于2013年6月27日—29日在广西召开。来自全国近20个科研院所、高校和种业公司的研究人员共计8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广西壮族自治区危朝安副书记、陈章良副主席分别会见会议代表。上海市农委主任孙雷,上海市农科院院长吴爱忠和上海市农委种植业办陆峥嵘主任应邀参加了本次项目会议。
与会代表考察了广西田阳县百育镇九合村展示点、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所南宁试验基地、南宁市五塘镇“看禾选种”展示区、兆和种业试验区等4个现场。展示的品种包括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育成的旱优113、旱优73和广西农科院水稻所育成的沪旱5A/K41等具有绿色性状的品种。
“旱优113”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基因中心育成,抗旱性3级,2012年通过上海市审定,2010-2011年在广西桂南地区作早稻试种,综合表现良好。2012年参加广西水稻桂南早稻迟熟组区域试验,六个试点平均亩产561.6公斤,比特优63(CK)增产6.32%(显著);全生育期平均123.7天,比特优63(CK)短1.5天,表现为熟期适中,产量高,2013年续试并进行生产试验。
孙雷主任分别于2011年、2012年参加了在湖北、安徽的绿色超级稻现场会,2013年是第三次参加绿色超级稻项目组活动。孙雷主任在本次项目讨论会上发言指出,2012年看到“沪旱”、“旱优”系列节水抗旱稻在沿淮地区中低产田的优异表现,这次很高兴能看到“旱优”系列品种在广西几个示范现场不同栽培条件下的良好表现。绿色超级稻品种具有“少施化肥、少打农药、节水抗旱、优质高产”的特点,对于提高我国中低产田产量是一个重要的方向,绿色超级稻系列品种在全国能发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作用,对于水稻面积相对较小的上海也有重要意义,上海农业一方面提供农产品,另一方面有调节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功能,种植绿色超级稻可以减少农药、化肥、灌溉水的使用量,减少面源污染,保护上海的生态环境。孙主任还介绍说,市农委已组织市多家单位联合成立了“上海节水抗旱稻工作组”,该工作组由他担任组长,工作组充分发挥联络协调的作用,支持“节水抗旱”研究领域的科研与品种产业化工作,体现上海农业科技的特色,为建设持续发展的农业产业和生态环境做出贡献。
用户登录